Search

昨天在看完,
台灣代表隊19日出發前往參加東京奧運,
包機鬧出爭議之新聞後,
  • Share this:

昨天在看完,
台灣代表隊19日出發前往參加東京奧運,
包機鬧出爭議之新聞後,
當下在粉專上寫下了我的心情。
沒想到卻引來評論,
"我只是蹭聲量不在乎體育"
這邊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些故事。

1993年,
那時我還是一個高一生,
一個人在美國求學的我除了讀書,
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陪著我的
就只有籃球。

剛入學的我進入了籃球校隊的二軍,
經歷了刻苦的訓練,
無數的汗水的堆積,
成為了球隊一軍,來參加州冠軍賽。
那時在美國打籃球有多麼不容易,
除了身材體型的差距,
還有對黃種人不友好,
誰都不看好亞洲人能夠上場比賽。

那句五月天的「我相信搖滾就能萬歲~」
當時的我相信,籃球也可以一樣的熱血!

因此,當看到這些選手,
在經歷了無數次的訓練競爭,
最後脫穎而出,
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時候,
我往往也跟著熱血沸騰,

而當今天我們中華民國政府
如此對待我們自己選手的時候,
我更難壓抑住自己的情緒。

2015年的我經歷了一場大傷,
右大腿股四頭肌斷裂,
甚至不能夠正常的行走,
經歷了無數次的復健後,
至少行動無虞但也無法有像以往一樣的運動能力,
那使得我陷入了一波的低潮。
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偶然的契機,
基隆家扶中心找上我擔任籃球營的教練,
「教練,我想打籃球」
看著家扶的小朋友愛上籃球,
無所謂輸贏只單純熱愛的時候,
我好像也找回了原本的初衷。

那個時候,
國中小的比賽都是校隊成員在打,
看到家扶的小朋友每天如此的訓練,
渴望著能夠上場比賽,
感動之餘我也想著如何給他們一個舞台。
2016、2017年在很多好朋友的協助下舉辦了
第一屆、第二屆Pride公益籃球賽
讓這些小朋友能在球場上找到自己的成就感。

2018年當選後,
有了更多人願意聽我說話,
也有更多的好朋友及議員共襄盛舉,
2020第三屆Pride杯公益電音籃球賽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idebasketballcharitycup
更是結合了流行歌手表演及電音元素,
希望能夠埋下一顆種子,
影響到更多人關注體育。

因此,
「籃球」對我來講,不只是個運動,
而是種信仰、甚至是人生方式。

但對這些奧運職業運動員來說,
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而基於這樣的心情,
我對於那些犧牲自己為國爭光、
把運動當職業卻不被官員們尊重的選手們,
非常感到不值。

體育無國界、也無關乎政治,
任何一個選手都是國家的寶貴資產,
希望除了致歉、究責、場面話之外,
能夠在未來看見,
所有的選手都能夠被善待。

我希望,
台灣能透過對「運動家」的尊重,
讓更多人愛上運動,
讓更多「運動家庭」能變成更多人的生活形式,
讓我們這個國家生理、心理都能更健康。

feat.
勤謙中山 莊敬聖
張淵翔
暖暖最用心 · 林旻勳
童子瑋 仁愛新世代
基隆好漢-張顥瀚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基隆市安樂區市議員林沛祥 YOUTUBE頻道
https://bit.ly/3hNBtvh
基隆市安樂區市議員林沛祥 IG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kumalin.kl/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專業:商務談判 / 組織管理 Courses: Business negotiations /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
基隆市議會副議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教授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 專業政治/教育演講者? VP of Keelung City Council NTUT+NTOU assistant professor (adjunct); a professional speaker both politically + educationally
View all posts